黨的十八大以來,文聯系統持續開展10年的文藝界培訓工作,高度契合了黨的要求、文藝家的追求、人民群眾的需求,切實增強了文藝界“四個意識”,有力改善了行風藝德,有效促進了文娛領域綜合治理,是一件利國利民利藝的實實在在的好事情,得到越來越多文藝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,在文藝界引起了良好反響,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。
文藝界培訓的重要性已成共識,渴望培訓的訴求與日俱增,大力開展培訓已成時代之需。不斷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果,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,推動培訓向廣度和深度拓展,提高培訓對培養和造就一支宏大浩蕩文藝大軍的貢獻率,是文藝界培訓面臨的重大課題。推動文藝界培訓工作邁入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的條件已經具備,時機已經成熟。
常態化,是指培訓工作處在正常、經常、日常、平常里不斷行進的狀態,而不是可有可無、時有時無,更不是想起來重要、忙起來不要的選項,既要有一定的規模又要有相應的質量。開展常態化培訓既是文聯履行職責、發揮作用所必需,也是文聯工作者團結服務引導廣大會員和文藝工作者所必備。以中國文聯為例,每年參與常態化培訓的人數在3萬左右。這里,特別強調應注重加強對越來越多的“文藝兩新”的專項培訓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,要“發揮文聯、作協系統的組織優勢,創新工作體系,做好對新的文藝組織和新的文藝群體的教育引導工作”,“讓他們感受到‘文藝工作者之家’的溫暖”。各級文聯組織都應當把我們嘗到了甜頭、收獲了喜悅的培訓工作常態化地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、干在實處。
規范化,是指培訓工作應有系統性思考、整體性統籌、制度化安排,思路明確、重點突出,通過一系列的規劃、計劃、方案、教材研發、課程設置、師資調配、管理辦法、獎懲舉措等,使培訓工作從頭到尾都有章可循、有規可依,自始至終處于一個全鏈條全過程的閉環管理監督之中,而不能使培訓前、培訓中、培訓后等各個階段環節相互脫離掉鏈。開展規范化培訓,其核心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既符合培訓特點要求、又適應受訓者愿望訴求的規定制度辦法,把培訓的程序、環節、過程用成熟定型完備的制度固化下來、規范起來。各級文聯應堅持分級分類,按需施教,著力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、文藝骨干培訓計劃、新文藝群體拔尖人才培訓計劃、文藝評論新銳人才培訓計劃等一批具有引領性、示范性的重點項目,齊心協力抓好《2019-2022年全國文聯系統文藝人才和管理干部培訓規劃》的收官工作,把今年中國文聯十一屆二次全委會會議提出的強力度、大規模、超常規開展文藝界培訓的要求落小落細,落實到底。
科學化,是指培訓工作需要以科學的觀念、科學的思維、科學的方法來認真對待和組織實施。文藝界培訓工作具有自身的本質、特點、方式和規律,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去研究、認識、理解和把握,否則,拓展覆蓋面,提高質量水平,增強整體效應,那就成為無源之水、無本之木,甚至一句空話。實現培訓工作的科學化,關鍵做到兩點:一是與時俱進,求實創新。加強調查研究,注重總結梳理,深化對培訓工作的規律性認識,總結新經驗、挖掘新案例,采用新技術,發揮創新的牽引帶動作用,使培訓工作煥發出時代光彩。二是打造品牌,擴大宣介。對影響大、作用大的培訓項目,對有主題、有特色的教育班次,對打基礎、利長遠的研修規劃,對受歡迎、實效強的學習活動,應當強化精品意識,把它們當作重大品牌來進行科學化培育和塑造,綿綿用力,久久為功,更好地釋放這些品牌的輻射功能。
來源:中國藝術報
黨的十八大以來,文聯系統持續開展10年的文藝界培訓工作,高度契合了黨的要求、文藝家的追求、人民群眾的需求,切實增強了文藝界“四個意識”,有力改善了行風藝德,有效促進了文娛領域綜合治理,是一件利國利民利藝的實實在在的好事情,得到越來越多文藝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,在文藝界引起了良好反響,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。
文藝界培訓的重要性已成共識,渴望培訓的訴求與日俱增,大力開展培訓已成時代之需。不斷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果,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,推動培訓向廣度和深度拓展,提高培訓對培養和造就一支宏大浩蕩文藝大軍的貢獻率,是文藝界培訓面臨的重大課題。推動文藝界培訓工作邁入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的條件已經具備,時機已經成熟。
常態化,是指培訓工作處在正常、經常、日常、平常里不斷行進的狀態,而不是可有可無、時有時無,更不是想起來重要、忙起來不要的選項,既要有一定的規模又要有相應的質量。開展常態化培訓既是文聯履行職責、發揮作用所必需,也是文聯工作者團結服務引導廣大會員和文藝工作者所必備。以中國文聯為例,每年參與常態化培訓的人數在3萬左右。這里,特別強調應注重加強對越來越多的“文藝兩新”的專項培訓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,要“發揮文聯、作協系統的組織優勢,創新工作體系,做好對新的文藝組織和新的文藝群體的教育引導工作”,“讓他們感受到‘文藝工作者之家’的溫暖”。各級文聯組織都應當把我們嘗到了甜頭、收獲了喜悅的培訓工作常態化地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、干在實處。
規范化,是指培訓工作應有系統性思考、整體性統籌、制度化安排,思路明確、重點突出,通過一系列的規劃、計劃、方案、教材研發、課程設置、師資調配、管理辦法、獎懲舉措等,使培訓工作從頭到尾都有章可循、有規可依,自始至終處于一個全鏈條全過程的閉環管理監督之中,而不能使培訓前、培訓中、培訓后等各個階段環節相互脫離掉鏈。開展規范化培訓,其核心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既符合培訓特點要求、又適應受訓者愿望訴求的規定制度辦法,把培訓的程序、環節、過程用成熟定型完備的制度固化下來、規范起來。各級文聯應堅持分級分類,按需施教,著力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、文藝骨干培訓計劃、新文藝群體拔尖人才培訓計劃、文藝評論新銳人才培訓計劃等一批具有引領性、示范性的重點項目,齊心協力抓好《2019-2022年全國文聯系統文藝人才和管理干部培訓規劃》的收官工作,把今年中國文聯十一屆二次全委會會議提出的強力度、大規模、超常規開展文藝界培訓的要求落小落細,落實到底。
科學化,是指培訓工作需要以科學的觀念、科學的思維、科學的方法來認真對待和組織實施。文藝界培訓工作具有自身的本質、特點、方式和規律,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去研究、認識、理解和把握,否則,拓展覆蓋面,提高質量水平,增強整體效應,那就成為無源之水、無本之木,甚至一句空話。實現培訓工作的科學化,關鍵做到兩點:一是與時俱進,求實創新。加強調查研究,注重總結梳理,深化對培訓工作的規律性認識,總結新經驗、挖掘新案例,采用新技術,發揮創新的牽引帶動作用,使培訓工作煥發出時代光彩。二是打造品牌,擴大宣介。對影響大、作用大的培訓項目,對有主題、有特色的教育班次,對打基礎、利長遠的研修規劃,對受歡迎、實效強的學習活動,應當強化精品意識,把它們當作重大品牌來進行科學化培育和塑造,綿綿用力,久久為功,更好地釋放這些品牌的輻射功能。
來源:中國藝術報